北京老照相馆有哪些?
1978~2016,我从五岁起在北京的照相馆里当小学徒,到三十岁离开,在那些暗室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 我的童年在“东四九条”,一条普通的大杂院里,有我家居住的外姓人不多,因此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住在对门的王大爷(原北京市百货大楼总经理)、隔壁院住过的侯宝林大师(相声界“三大泰斗”之一),还有小院的院长洪爷(原崇文区副区长)等。
我上小学的时候,每个周末都要去洪爷家报到(他是我的政治老师兼班主任),他在自家前院的杂货铺里给我留了一间房做暗室。虽然家里也有照相机,但都是135的单反或胶卷相机,我小时候更喜欢在暗室里玩洗照片和放大照片的游戏。
后来有了数码相机,家里买了一台小型的冲印设备,可以冲印数码相片了,我在课余时间也帮别人冲洗数码照片和制作相册。 从小学到中学,我对摄影的酷爱让我成为班上和小区里有名的小摄影师,我的同学在校园里举办个人摄影展时,请我为他们的作品题字;邻居们买了新房子,也请我去为他们新居拍摄“全景留念”,并在冲印出七寸放大照片赠送给他们。
那时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前门大街上的瑞蚨龙和百花深处胡同里的燕丰楼饭庄,那里经常举办摄影展览,我的偶像王福春老师(著名体育摄影家,他的作品曾参加过多次全国及国际影展并屡次获奖)的画册《百年百影》就在瑞蚨龙的二楼展览过。另外,瑞蚨龙每年举办的旗袍展览更是吸引众多爱美的女士前来逛店,店里常挤满了人。
我喜欢在瑞蚨龙和百花深处里散步,看着这些摄影作品,想象着摄影者与制作者们在创作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他们可能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光线不足还是对焦失误,亦或是由于后期处理不当而让一幅好照片变成遗憾的作品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尝试不同焦距镜头的拍摄和冲洗照片,从瑞蚨龙和百花深处开始自己的摄影之旅,一直到互联网电商的蓬勃兴起,我几乎拍遍了整个帝都。
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当我进入人生的第十七个年头的时候,我离开了生活、学习和工作多年的北京,前往英国留学。 在那之前不久,我听说了叶红(原名叶岚)的故事。她是一名地道的老北京,却出生在天津,幼年时随全家回到北京定居。叶红从小喜爱摄影,但她学的不是摄影专业,因此没有机会上专业的摄影院校。当她听到有一家名为“海鸥沙龙”的民间摄影团体正在招生时,便立即报了名。 “海鸥沙龙”的地址在东城区美术馆后街,是一座普通的大杂院里。这里除了摄影器材和各类照片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正厅墙上挂着的苏珊·桑塔格的那幅著名的黑白照片《论摄影》。
在“海鸥沙龙”的学习期间,叶红遇到了她的爱人,同样热爱摄影的王玉辉先生。在他们结婚四十周年纪念日的这一天,我做了他们的儿子。现在叶红阿姨已经退休,我们一家住在离北京不远的地方,偶尔我会带家人回京探望二老,而他们最开心的莫过于向我讲述他们年轻时的故事以及在摄影道路上的得与失。